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中石油集團宣布,中石油將參股建設位于厄瓜多爾的太平洋煉廠,力爭年內簽署合作合同;中石油與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合資的莫因煉廠項目將轉入工程建設階段,初步計劃在2016年前后建成投運。對此,公司曾表示,這標志著中石油拉美上下游一體化戰略的提速,也是加快三大油氣運營中心之一的美洲中心建設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對此,有能源研究專家指出,盡管拉美不是中國能源安全絕對量的保障地區,中國石油(8.11,-0.17,-2.05%)公司參與拉美能源市場仍具有多重戰略意義。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6月6日,中石油集團與厄瓜多爾方面正式簽署了厄瓜多爾太平洋煉廠和上游石油區塊開發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石油將參股建設太平洋煉廠,同時積極參與厄瓜多爾境內的石油資源勘探開發。中厄將在框架協議基礎上進一步深入談判,力爭年內簽署合作合同。2012年2月,中石油攜手工商銀行(4.14,-0.03,-0.72%)與厄瓜多爾戰略協調部共同簽署了太平洋煉廠一體化項目合作意向書。目前,中石油正在厄瓜多爾實施的安第斯項目,并擁有四個石油區塊。據外電報道,今年1月,厄瓜多爾正在磋商中石油集團獲取30萬桶/日的太平洋煉油項目30%股份的事宜,當時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持有該項目51%的股份,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持有了剩余部分。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還曾表示,如果與中石油集團達成協議,建廠所需資金的30%將來自這三個合作伙伴。此外,中石油集團、國家開發銀行還與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哥斯達黎加國家銀行簽署了《中國石油與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莫因煉廠合資公司融資文件》。根據雙方協議,中石油與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對哥斯達黎加莫因煉廠進行升級改造和擴建,使年加工能力從120萬噸提高到300萬噸,并幫助哥方培訓相關技術和操作人員。上述項目建成后,資產租賃給哥斯達黎加國家石油公司經營,租賃期15年以上。在得到兩國政府部門審核批準后,這個項目將正式轉入工程建設階段,初步計劃在2016年前后建成投運。增強油氣行業話語權和影響力對于太平洋煉廠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中石油稱,這標志著該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也是中石油發揮上下游一體化優勢,快速擴大拉美油氣合作規模的一個里程碑。而莫因煉廠項目是中石油進入中美洲的第一個油氣合作項目。中石油方面評論稱,它對于推進中石油海外業務上下游一體化、特別是在拉美地區油氣合作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前,中石油董事長兼總裁周吉平曾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中石油亞洲、歐洲的兩個海外運營中心已建成,美洲的項目尚在建設中,未來要把美洲建成非常規油氣資源重要合作區,以此增強中石油在油氣行業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時配合油氣戰略通道的建設,擴張資源戰略。有石油勘探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自1993年中石油進入拉美后,該公司除加大上游石油勘探開發外,還加強與拉美各國在下游煉化上的合作,這樣可令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既保證了雙方互利共贏,又能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參與拉美能源開發有多重意義截至目前,中石油在委內瑞拉、秘魯、厄瓜多爾和哥斯達黎加等國均有能源合作項目。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也在拉美的一些國家有油氣投資項目。中國目前是拉美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資來源國。而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從拉美進口原油2073萬噸,占中國進口總量的8.7%。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專家孫洪波認為,盡管拉美不是中國能源安全絕對量的保障地區,但是,中國石油公司參與拉美能源市場的開發卻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孫洪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中國與拉美能源合作的戰略影響不僅在于可為中國原油進口安全尋找戰略替代來源地、緩沖區,中國全面參與拉美的石油產業鏈條,例如,幫助南美提升、擴大煉化能力,就會減弱拉美石油貿易對美國的依賴。除原油進口多元化、提升中拉經貿關系外,還可影響全球能源市場,中國與拉美的能源合作不僅是企業簡單追求國際化和投資盈利的問題,而且涉及西半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可從側面提升中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博弈能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