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日,上海新世紀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內燒堿產能已達到3736萬噸,較上年增長9.48%;國內燒堿產量2698.6萬噸,較上年增長9.4%,負荷率72.2%。而下游聚氯乙烯2012年僅增長1.7%,低迷的市場需求直接抑制了燒堿的產量增速及利潤空間。
根據中國氯堿網的統計,2013年國內燒堿新增產能將在300-350萬噸,根據實際擴產情況,實際投產產能在200萬噸,產能擴張增速呈下降態勢。由于2012年國內PVC、液氯市場行情持續低迷、需求不旺,產能無法充分釋放。從全球市場來看,2012年以來,美國氯堿開工率逐步回升,2012年12月開工率達88%,美國氯堿產品出口強勁反彈,同時隨著東北地區的日本、韓國燒堿裝置逐步恢復,國內燒堿出口所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從國內競爭市場來看,國內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由于我國歷史形成的條塊分割、地區保護,使得我國中小氯堿企業偏多,地區分布不均。燒堿行業是高能耗行業,耗電量巨大,加之氯堿運輸成本上漲,具有區域優勢及擁有煤、電、原鹽等原料優勢的企業可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增強盈利能力。目前行業內產能過剩問題凸顯,產業整合加劇,具有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的企業將更加凸顯。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