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波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他的關愛卻永遠留在了大家的記憶里。
多年前我在蘇丹項目時,他每次到蘇丹現場都會抽時間到員工宿舍看一下。當發現我們三四名員工住在同一間宿舍比較擁擠時,他向大家承諾,一定要改善海外員工的住宿條件,讓大家住上標準間。現在,我們都住上了標準間,房間里空調、電視、衣柜、寫字臺、熱水器,樣樣齊全。
一次,在查看員工宿舍時,他發現一名員工的被褥有些凌亂,便走上前幫忙把床鋪整理好,并告訴這名員工:保持好宿舍衛生,既有利于身體健康,又能夠展示中國公司和員工的形象。
他到現場后,每次都會和員工一起吃飯,并詢問大家對伙食的意見。他要求相關部門一定要讓員工吃好、住好,這樣大家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外建設中。
孫波同志雖然是領導,但在一些年輕人眼里他更像一位老大哥。他喜歡和年輕人聊天,也喜歡給周圍的人講故事,尤其當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問題的時候。
他在蘇丹大尼羅公司擔任總經理期間,公司有許多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有理想,恨不得馬上成就一番事業。可當理想與現實有落差時,他們也難免出現浮躁和失落情緒。孫波看到這種情況后,就給這些年輕人講了一個蒸饅頭的故事。他說,中國人都會蒸饅頭,發面、揉面、做成饅頭,放在鍋里,加上水開始蒸。一般饅頭蒸熟需要半個小時左右。這其間,有的人會心急,每隔十分鐘就要揭開鍋蓋看看饅頭熟了沒有,等到半個小時,饅頭該出鍋了。可這時候發現饅頭又小又難看,一點也沒發起來。原本期望的發面饅頭蒸成了死面饅頭。原因是什么呢?有一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明白,是因為提前揭蓋,饅頭鍋跑氣了。
就這樣一個小故事,讓孫波同志身邊的這些年輕人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情是需要一定過程的,如果急于求成,往往欲速不達、事倍功半。(口述 陳濤 整理 文學軍/講述者為工程建設公司伊拉克分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