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謀劃石油工程相關業務專業化重組的同時,中石化近年來還在穩步推進旗下潤滑油及非油品業務的增長與整合。按照中石化長遠規劃,潤滑油及非油品業務也將成為接下來進行專業化重組直至分拆上市的對象。
非油品業務規模逐漸壯大
在國內加油站網絡逐步完善、加油站數量走向飽和之際,非油品業務將成為石油巨頭重要的新利潤增長點。對于中石化來說,打造非油品業務巨艦更早已成為公司“在同質化競爭中尋求差異化發展的戰略行動”。
所謂非油品業務,主要指加油站油品銷售之外的其他業務。截至2011年底,在中石化3萬多家加油站中,已有逾1.9萬家開設了易捷便利店。
中石化財報顯示,2011年,公司非油品業務收入達到82.6億元。盡管這一收入在中石化去年全年逾2萬億元的收入中占比微乎其微,但這塊新業務未來的市場空間卻備受中石化高層倚重。
早在2008年中石化首推非油品業務時,時任中石化總經理的蘇樹林就表示:“發展非油品業務,把加油站打造成綜合服務站和汽車生活的驛站,不僅僅是為了尋求新的效益增長點,更是我們在同質化競爭中尋求差異化發展的戰略行動。”
去年傅成玉從中海油轉任中石化董事長以后,更是把非油品業務成長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目前中石化集團旗下各地子公司已在發力非油品業務,包括圍繞加油站做大便利店,借助營銷網絡平臺探索發展電子商務等。有消息稱,中石化將2015年非油品業務的營收目標定在500億,4年增長400%。
中石化非油品業務推廣主要依托旗下中石化森美等公司來實施,后者通過搭建加油站電視傳媒信息發布平臺,積極拓展加油站店內廣告業務,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據了解,僅中石化森美下屬福建分公司規劃的電視傳媒首期平臺就達220座站點,計劃于2012年年度完成,2013年初交廣告公司運營。
潤滑油業務整合已展開
在做大非油品業務的同時,中石化也在謀劃潤滑油業務的專業化重組。潤滑油業務是中石化的品牌業務,將這項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無疑將對整個中石化產生重大影響。
綜合各方消息,根據中石化總部的規劃,過去由中石化各省市石油銷售公司承擔的潤滑油銷售業務將全部劃歸中石化潤滑油公司(即“長城公司”),從而使后者成為產銷研一體化的獨立實體;而隨著長城公司重組的完成,其獨立上市也將穩步推進。
據了解,“長城”潤滑油在國內擁有30%-40%的市場份額,今年1-6月僅浙江一地“長城”潤滑油的銷量就達到11.7萬噸,其中毛利率最高的包裝油銷量達到3.1萬噸。目前整個長城公司的潤滑油年銷量更高達160萬噸,較10年前增長了1倍以上。
“長遠來看,包括潤滑油和非油品業務都將可能被獨立出來,并單獨上市,傅成玉在中海油推廣的專業化重組的成功經驗將被復制到中石化。”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
- 1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2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3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4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5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6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7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