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全國的農業大省,也是化肥生產大省。今年上半年,由于煤炭價格回落,尿素價格提升,氮肥企業的日子都過得比較寬裕。然而,當記者日前走訪調查河南化肥企業時,卻發現這些化肥企業的管理者不但沒被上半年的好成績沖昏頭腦,而是在摩拳擦掌,正忙著實施轉型,從規模效益向內涵效益轉變,在管理、技術、質量等各方面精雕細琢。河南化肥企業的目標只有一個:在全國化肥行業中做得最好,效益最卓越。
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興旭前不久剛剛參加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舉行的能效領跑者頒獎儀式,并作為代表在會上發言。今年是心連心公司的“卓越績效年”,劉興旭說:“績效是否完全卓越,要看全年最后的比拼。全國氮肥行業能效領跑者這面紅旗是流動的,心連心要進一步用科學的理念來持續轉型發展,把產品做得更加精細。”
面對未來,他們確立了這樣的成本理念:生產系統永遠追求低成本,低成本絕對不是少花錢,而是要追求長期穩定運行的低成本。因此,企業不能僅僅停留在節約意識上,科學分析更重要,要找準投入方向、領域,做好投入產出比。
為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心連心各分廠、各部門都制訂出了非常詳細的規劃。該公司市場部經理關海舟說:“我們要從賣產品向賣服務上徹底轉型,努力打造一個高素質的營銷團隊和一套科學規范的營銷體系。要在多做高效肥、特色肥和個性肥料方面下功夫,要做中國高效肥的領跑者。”
如果說民營企業心連心公司的轉型主要體現在細節方面的話,那么國有大型化肥企業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則在戰略上實施著轉型。
晉開在5月28日舉行的公司8周年成立紀念大會上,公司董事長樊進軍明確了企業今后發展的“3個轉變”:發展戰略由過去的重點追求速度和規模向以加強團隊建設、文化建設、能力提升和員工培訓等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以投資拉動為主向更加注重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發展目標的途徑由單純追求經濟指標的完成向全面提升綜合管理水平的可持續發展要求轉變。所有這些重大的轉變都是圍繞著“卓越”二字。
晉開公司是晉煤集團在山西外重組的第一家化工企業,其前身是老牌國有化肥企業開封化肥廠。為了形成規模效益,晉開在擴建項目上下足了功夫。8年來,公司年總氨生產能力由成立之初的12萬噸,增至目前的130萬噸,具備了年生產經營總值40億元的企業規模。截至5月底,公司總資產104億元,較成立之初增長了45倍。而樊進軍一直認為,晉開擴大規模的步子已走得很快,但管理方面與國內優秀企業相比,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企業今后的戰略總目標不是外延擴張,而是要做精做細,向內使勁。
今后,晉開要加強團隊建設、文化建設、能力建設、管理人員和員工培訓,爭取用3~5年時間,使晉開的團隊能力、管理能力、駕馭和控制能力以及企業文化都能達到卓越。
目前,晉開公司的主要工作有4個方面:強化管理,提升企業運行質量;進一步加強員工隊伍建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員工培訓;進一步強化生產組織工作,保證生產穩定運行;進一步做好民生工作,通過員工福利留住高素質人才。
河南煤化中原大化公司是以化肥起家的新型煤化工企業集團,既有大化肥裝置,又有殼牌氣化爐的大甲醇裝置等。雖然這些裝置在全國都能叫得響,但企業管理者絲毫不敢懈怠,他們認為市場只認最先進的產品。他們下一步的轉型重點一是抓好新項目的開工建設,二是抓好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但所有的市場研究和工作措施都要落到精細化上。他們要加強與中原乙烯互供互聯的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充分利用公司品牌、渠道等優勢,進一步更新觀念,積極開拓對外合作的方法和途徑,通過與四川、新疆等企業合作,促進尿素、復合肥等產品的外購外銷工作;利用甲醇罐區的優勢與內蒙古、陜西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辟甲醇外購外銷新渠道;通過拓寬貿易領域,擴大貿易平臺,加大貿易創收力度。
該公司領導反復強調,中原大化要強化產品的個性化和差異化,要以客戶的要求為最終標準。精細是根本,公司在所有的項目中首先要深刻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明確技術攻關的重點和方向,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這樣才能取得持續轉型的最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