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離子催化裂解氣化技術在廣西投入應用,實現大型化規模供氣。這一以木薯渣稈、廢渣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燃氣的技術已在廣西海荷能源有限公司、武鳴安寧淀粉有限公司等企業投用,穩定、清潔、安全、經濟的生物質燃氣正通過管網集中供應給用戶。在上周末廣西武鳴舉辦的生物質能源發展論壇上,這項生物質燃氣新技術廣受關注。
在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支持下,廣西海荷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生物質離子催化裂解氣化技術和裝置利用了生物質離子催化技術,氣化率高達90%以上,比目前國內生物質氣化裝置75%的平均氣化率高出至少15個百分點。由于采用了獨創的氣體純化氣化過程,裝置焦油及灰分含量僅為5毫克/立方米,比農業部規定標準50毫克/立方米低了90%,可以保證生產過程清潔,不產生二次污染。
該技術還較好解決了生物能源原料來源問題。原有的生物質氣化技術大多只適用于纖維含量高的生物質原料,如稻草、麥稈、玉米秸稈、茅草等,對于木薯渣稈這樣難以燃燒、纖維含量低的植物秸稈效果不好。而應用該技術木薯渣稈的氣化率也一樣可以達到90%,這對于木薯產量占全國70%以上的廣西更具現實意義。
據廣西科技廳副廳長李昌華介紹,以往生物質渣稈氣化技術受制于成本高、氣源不穩定等瓶頸,僅限于開發居民家用小型氣化爐,而無法將技術提升到大型化規模供氣的水平。此外氣化率較低、焦油無法去除、煙氣污染環境等也是以往生物質燃氣技術難以普及和推廣的原因所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認為,在化石能源緊張的形勢下,發展生物質氣化補充和替代天然氣是一條重要途經,而且在廣西等地區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據預測,2015年廣西木薯種植將達1500萬畝,由此產生的木薯渣稈廢棄物將達到3500萬噸,按該技術氣化率計算,理論產氣量不低于500億立方米。業內人士分析,生物質離子催化裂解氣化技術和裝置如果在廣西全境投入使用,其生產規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將十分巨大,有可能催生一個全新的“千億元產業”。
- 1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2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3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4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5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6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7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