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北京發布之后,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上周在上海發布了其最新出版的《2011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該院市場研究所副所長戴家權在會上透露,最新一次成品油調價后,國內柴油進口仍虧損,為此建議柴油實行彈性稅制。未來有必要加快成品油價格改革。
“去年10月份以后到此次調價前,國內柴油進口的毛利率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柴油供需也是偏緊的。相反,進口的汽油資源確實有毛利。而當前的定價水平和稅收結構進一步扭曲了國內汽柴油的供需形勢。”戴家權說。
據他介紹,2月8日汽柴油價格雙雙上調300元/噸后,按照最新的價格測算,仍然不能使柴油進口轉變為盈利,每噸要虧幾十元。另一方面,汽油的進口毛利卻進一步加大,而國內汽油消費卻是過剩的。
他表示,今年全年國內汽油供需都會比較寬松,而柴油的供需缺口可能有所擴大,并出現階段性偏緊。
“在高開工情景下,柴油供需充裕;但在基準情景和低開工情景下,柴油資源出現一定的供需缺口,需要通過提高開工率、降庫存或進口彌補。”戴家權說。
記者從業內機構中宇資訊獲悉,安慶石化、鎮海石化在2月中旬將相繼進入檢修,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及上海石化等其他煉廠也即將開始檢修,開工負荷下降,意味著汽柴油資源的供應將有所縮減。與此同時,終端需求卻日益提升,市場供需形勢將逐漸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
“雖發改委趕在"兩會"之前上調油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春季煉油虧損帶來的"油荒"問題,但也不排除個別地區資源緊張局面再現。”成品油分析師桑瀟說。
另據戴家權介紹,我國汽柴油價格在全世界處于中等水平,汽柴油價差則低于國外。同時,稅收比重不同是造成高石油對外依存度國家汽柴油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
“未來有必要加快成品油價格改革,實行差別化的政策。”戴家權說,“在國內供需已經有所體現的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調整汽柴油比價關系,以鼓勵柴油生產和進口資源的補充。”
他建議,對柴油實行彈性稅制,降低稅收比重,擴大利潤空間,鼓勵企業積極生產和進口柴油。而對汽油則應提高稅負水平,合理引導消費,鼓勵節能,增加稅收調節的空間。
- 1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2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3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4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5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6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7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