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起茂名石化鐵運分部鐵路巡道工吳茂強,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他那身“硬功夫”:站在10米開外,憑鐵軌的細小變化,就能判斷出夾緊鋼軌的小小魚尾板是不是有故障,有什么樣的故障。
????這功夫可不是吹的,車間領導和工友們多次見證了吳茂強的神奇。
????去年9月的一天下午,車間主任柯立軍接到吳茂強報告,32號道岔一塊用于夾緊鋼軌的魚尾板裂了,必須馬上搶修。柯立軍趕到現場,對鐵軌前后左右察看了一番,卻沒有發現什么異常:“茂強,我看魚尾板沒裂呀。”
????“真的裂了,你趴下來再看看。”吳茂強堅持道。
????柯主任依言趴下仔細觀察。果然,魚尾板貼著路的那一面有一條長約1厘米的裂紋。這么隱蔽的隱患,沒有經驗、不細心根本看不出來。
????這可是實打實的硬功夫!事后柯立軍對吳茂強贊不絕口。
????憑著這身“硬功夫”, 2年多里, 吳茂強排查出大小鐵路隱患100多起,幾乎月月受到車間、分部或茂名石化公司的表彰獎勵,被人們譽為鐵道隱患的“天敵”。
????吳茂強2009年才從維修崗位轉到巡道崗位,當巡道工不過2年多時間,怎么煉出的“火眼金睛”?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靠的是勤快和用心。
????在鐵運分部,吳茂強勤快是出了名的。他負責巡查的區域是煉油廠到金塘的13.5公里鐵路線。他堅持每天進行全程巡查,一個來回就是27公里。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天天如此。
????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部對講機,一個水壺,一把鐵錘,一把扳手,一扎道釘和螺栓。這就是吳茂強巡道的全部家當。每天上午一上班,吳茂強就把這些東西一一放進他的工具包,背上這30多斤重的行囊,沿著蜿蜒前伸的鐵路線,開始用他的腳步丈量這13.5公里鐵路。日復一日的行走,吳茂強終日與鐵軌“耳鬢廝磨”,用心和鐵道“交朋友”,逐漸把握了每一截鋼軌的“脾性”,探知了每一處道岔的“冷暖”,以至于只要鋼軌有哪怕一點點的異常,他都能準確診斷出哪個部位出了什么問題。
????在一些人眼里,在鐵路上巡道是一份苦差事。事實上,巡道工要付出的辛勞和汗水,也比常人多許多。吳茂強每天行走在枕木、石碴、鋼軌間,一年要穿破5雙勞保鞋。因為流汗多和背包重,他一年至少要穿壞5套工作服。
????苦嗎?吳茂強卻不覺得。“我當過兵,吃過的苦比這個多得多,這點苦算什么!”他說,退伍時首長叮囑過,不論到哪都要保持軍人的優良作風。正是這種作風,使他在巡道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令人側目的成績。也正是這種作風,使他能堅持每天對鐵路線進行全程巡查,不管條件多么艱苦,不管天氣多么惡劣。
????去年9月22日,超強臺風“納沙”襲擊茂名地區。吳茂強憑經驗斷定鐵路沿線會有不少樹木被吹倒,一大早就帶著砍刀上路迎擊臺風。風夾著雨兇猛而來,要站穩都不容易,更何況要沿著鐵路線巡查。吳茂強裹著雨衣,彎著腰,頂著強臺風一路巡查。果然,沒走出多遠,就發現有3棵大樹倒在了鐵道上。他向車間主任柯立軍報告后,立刻拿起砍刀砍樹,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把那3棵大樹清理完畢。
????后來風勢越來越猛,鐵路邊一大片竹子也被刮倒了。為了安全,柯立軍通知他趕緊撤回,但吳茂強卻堅持要巡完全線才肯撤回。一直到中午12點,對全線巡查完畢,他才一身泥水地回到班房。
????對吳茂強來說,越是風大雨大,越是高溫炎熱,他越要外出巡道,因為這時候鐵道最容易出現問題。
????有人計算過,吳茂強每天要在鐵道上巡走27公里,一年在鐵路線上行走近1萬公里,當巡道工兩年多,他相當于經歷了一趟“長征”。
????在這條漫長的“長征”路上,吳茂強揪出了一個又一個鐵道安全隱患,糾正了一次又一次鐵路周邊的違章施工。他沿著鐵道線行走,不時揮動黃旗提醒列車減速慢行,遇到緊急狀況時揮動紅旗要求列車停車,避免了一起又一起列車運行事故。吳茂強和他不時揮舞的兩面小旗,成了這13.5公里鐵路線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一大早,吳茂強又背起他的“行囊”出發了。在蜿蜒的鐵路線上,吳茂強用磨出了老繭的硬腳板,丈量鐵路安全,丈量人生的長度與深度。
????(龍泰良 文慧 李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