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11月下旬提出對伊朗實施金融及能源制裁措施后,12月6日,歐盟能源專員歐廷格在世界石油大會上表示,歐盟同意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歐盟的這一表態引起多方關注。業內人士分析,受美歐對伊朗發起新一輪經濟制裁的影響,正在高速前進中的伊朗石化工業“列車”或失速。
原本雄心勃勃
伊朗是僅次于俄羅斯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擁有33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占全球總量的16%。伊朗的目標是2025年取代沙特成為中東地區領先的石化生產國。
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兼國家石化公司(NPC)總裁巴亞特今年早些時候勾畫出該國極富野心的石化產業發展藍圖,并表示該計劃將增加伊朗巨大的油氣資源附加值。巴亞特表示,伊朗第五個五年計劃(2010~2015)在石化產業的投資約500億美元,屆時石化產能將從今年3月時的5100萬噸/年翻番至1億噸/年。
按照這個五年計劃,伊朗將新建30套大型石化裝置,主要項目包括伊朗第15、第16和第17烯烴聯合體以及8套大型甲醇裝置和合成氨、尿素生產裝置。
現在或入困境
受新一輪制裁影響,伊朗計劃中新建的一些石化項目將延期,一些在伊朗開展業務的國際化工巨頭開始重新評估在伊朗的業務和未來發展計劃。
南非沙索公司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一份報告,表示正評估在伊朗的業務,同時稱不會考慮在伊朗的擴能計劃。沙索公司是在伊朗最大的石化業務海外投資者之一,其與伊朗國家石化公司旗下子公司帕爾斯石化公司的合資企業雅利安沙索聚合物公司在伊朗阿薩魯耶赫運營著一個基于100萬噸/年乙烷裂解裝置的石化聯合體。
從2006年12月起,聯合國針對伊朗的核計劃已經實施了四輪制裁。今年11月,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擴大了對伊朗的制裁范圍,目標針對伊朗中央銀行以及石油和石化工業。美國去年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也指向了石化產業,當時制裁主要集中在購買催化劑、設備和一些戰略化學品。但伊朗通過各種渠道化解了制裁的壓力,獲得了催化劑和化工材料。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輪經濟制裁肯定對伊朗經濟形成沖擊,因為伊朗要獲得海外的資金將更加困難。業內人士預計,資金短缺將使伊朗多數石化項目推遲,甚至可能最終取消。另一方面,因為制裁,國外多數設備和技術提供商將停止與伊朗的合作,因為資金結算將日益困難,這將制約一些已經在建設中的項目以及還沒開始建設的項目。
制裁難擋誘惑
盡管美國和歐洲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更加嚴厲,然而,仍有一些外國公司正在尋找伊朗的投資機會。土耳其Petkim公司在伊朗的合資企業撒巴蘭石化公司正計劃在阿薩魯耶赫新建一個165萬噸/年的甲醇聯合體,預計2014年建成投產。新加坡一家公司在伊朗的合資企業Dena石化公司也計劃在伊朗新建一個165萬噸/年甲醇聯合體。
伊朗政府表示,盡管受到制裁,但在阿薩魯耶赫這個伊朗國內巨大的石化工地上,工程建設進展很好。伊朗西部乙烯管線南端位于波斯灣沿岸的Kavyan裂解裝置已接近完工,比業內人士預期的時間有所提前。這個擁有兩套裂解裝置的聯合體合計乙烯產能為200萬噸/年,其中一套100萬噸/年的裝置今年年底投產,另一套裝置將在2012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