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級下調至AA+級,加之對歐洲未來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擔憂,全球股市及國際油價跳水,國際純苯現貨也快速下滑,一周內跌幅超過8.6%。國內苯系產品看空心理增強,大單成交開始萎縮。其中,國內石油苯掛牌價8400~8500元(噸價,下同),一度出現高報低出現像;焦化苯主流成交價在8000元,高端報價開始減少;加氫苯在8200元基礎上出現量價萎縮,是下半年苯系產品修復行情以來首次下跌。然而,基于國內外純苯企業停車、苯系產品差價縮小、下游需求達到地量成交等因素,苯系產品調整幅度有限,后市有望獲得支撐,不會出現恐慌性拋盤。
國際石油苯市場下跌空間有限,對市場存在基礎支撐。7月份開始,國際純苯出現了一輪連續提價過程,月漲幅超過8%。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國際貨源減少,量價并未得到有效配合。隨著外圍環境的走軟,這波短期炒作行情也同時結束。截至8月12日FOB韓國現貨收盤價1146.5美元,已將7月的上漲“打回原形”。另據了解,新加坡石化、GS加德士等亞洲企業,年產能力超過70萬噸的裝置8月份仍然處于檢修階段,石油苯可供量并未放大,并且部分地區出現產量下降。因此國際石油苯再次大幅下滑的空間有限。況且目前國際市場價格不低于國內市場,對國內苯系產品市場仍然形成基礎支撐。
國內貨源可供量有減少趨勢,利好支撐因素仍在。據了解,國內石油苯供應短期內也不會放量,且部分地區有減量趨勢。如獨山子石化兩套38萬噸/年純苯裝置于8月12日停車檢修,預計45天左右;上海賽科23萬噸/年純苯裝置8月檢修一個月;另有九江石化、蘭州石化等超過30萬噸/年的裝置8月份也處于檢修狀態。據不完全統計,8月~9月初,國內有近100萬噸/年裝置處于檢修,與上月產量相比仍有下降趨勢。另外,自7月份開始國內焦化企業開工率連續下降,致使焦化苯產出量持續下降,并且有超過50%的中小焦化企業處于半開或停車狀態。加氫苯企業綜合開工率也處于低位,綜合造成國內苯系產品出現整體產量下降趨勢,有望對后市形成利好支撐。
苯系產品差價再次縮小,預示市場接近底部形態。截至8月上旬,國內石油苯、加氫苯、焦化苯經歷了一個多月的上揚行情,其漲幅分別為14.4%、13.8%、19.4%。漲幅最大的是焦化苯,與石油苯的差價由7月份的近1000元縮小至500元以內,部分地區甚至只有200~300元,國內中小焦化企業停車眾多是其主要原因,同時也支撐了石油苯的持續向好行情。隨著國際原油、純苯市場的大幅下滑,國內苯系產品面臨轉向考驗。然而,據歷史相關數據顯示,當焦化苯與石油苯的差價縮至500元以內時,也就預示著苯系產品接近底部形態。
下游需求已近地量成交狀態,后市將有季節性潛在增量。作為純苯最大的消費產品苯乙烯,近期隨著國際、國內原料市場的波動而窄幅震蕩,形成了量價皆穩的氛圍。其他主要消費品種如苯酚、苯胺、雙酚A、環己酮、硝基氯苯、順酐等也基本處于縮量整理的階段,企業開工均處于低位,8月份或將成為地量成交階段。同時,9月份將進入石油苯、焦化苯、加氫苯傳統消費旺季,如國內外化工原料市場企穩,后市苯系產品需求將有一個潛在增長預期,有望成為穩定大盤整體轉暖的利好因素。
綜合分析,由于國內目前的消費現狀,苯系產品主要以內部消化為主,并且成交量已相對處于低位。因此,國際市場變化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力也已經大大消弱,預計國內苯系產品短期將以縮量整理為主,中期市場仍有諸多利好因素支撐,不會出現恐慌性拋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