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舉行年產13萬噸苯胺和25萬噸硝酸銨鈣兩大項目開工儀式,這是山西煤化工“十二五”發展規劃首個開工的、全國唯一完整的硝基產業鏈項目,備受業界關注。
天脊煤化工集團年產13萬噸苯胺和25萬噸硝酸銨鈣兩大優勢轉型項目總投資6.7億元,2012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后,將新增產值20億元,實現利潤3億元。項目建成必將加快山西化工提升和改造傳統煤化工產業鏈進程,形成硝基肥料、硝基化工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并延伸至己二酸、聚氨酯材料等特色煤化工產業,確保山西化肥產業為主的短鏈條結構向化肥化工產業并重、上下游延伸的循環產業鏈結構轉變,實現節能環保、低碳清潔的現代煤化工發展目標。
天脊集團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硝基復合肥生產基地,年產100萬噸硝基復合肥,在整個復合肥市場占有率達15%。硝酸年生產能力達到81萬噸,為亞洲最大、名列世界前茅的超大型裝置。近年來,苯胺生產隨著硝酸—苯胺—MDI 產業鏈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擴大。由于硝基肥料和硝基化工產業鏈采用先進工藝保證苯胺質量,同時利用該公司在氫氣、硝酸及公用工程等方面的優勢,與其他小規模和單一產品廠商相比,其成本相對低廉,具備較強的技術和成本優勢,成為全國唯一完整的硝基特色產業鏈。
據透露,煤化工作為延伸產業鏈、實現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已經列入正在編制的山西化工“十二五”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