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浙江德清縣新市鎮一家蓄電池廠附近居民向記者展示其超標的血鉛檢測結果。今年3月以來,當地多名兒童及成人發現血鉛超標。(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5月18日,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牽頭的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清潔生產與回收利用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宣布成立。在成立大會上,11家鉛酸電池重點企業發起成立清潔生產行業自律聯盟,向全社會發出清潔生產行業自律條約。
這些高調舉動,實際上是在證明,鉛酸電池行業的問題,已經是個很大的問題了。
我國鉛酸電池產量已占全球45%
鉛酸電池已有150多年的歷史。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普朗特制造出第一套可實用的鉛酸電池。其工作原理是電池中的二氧化鉛、鉛、電解液同時參加化學反應。當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后使電壓下降時,可以給它通反向電流,使電池電壓回升。因為這種電池能充電,可反復使用,所以被稱為鉛酸蓄電池。目前,鉛酸電池已被大量應用到汽車、火車、通訊、電力輸送、信號燈,以及飛機、坦克、艦艇、雷達系統等領域。作為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鉛酸電池占所有蓄電池市場份額的70%。
近年來,汽車、電動自行車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儲能需求高速增長,使我國鉛酸電池工業進入高速增長期。2010年,我國鉛酸電池產量已經達到1.4億千伏安時,產值躍升至千億元。以汽車啟動用鉛酸電池為例,我國汽車啟動電池需求量已從2006年的3865萬千伏安時增長至2010年的7495萬千伏安時,年均增長18.01%。預計未來5年我國汽車啟動電池的需求量仍將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同時,鉛酸電池作為動力電池,主要應用在電動自行車領域,并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1億輛,并且年銷售量在1000萬輛以上。電動自行車用鉛酸電池的使用壽命為1~2年,每年需更換電池近7000萬套。江蘇常熟合眾環保能源技術研究所所長沙永康告訴記者,據最新統計,我國鉛酸電池的產量已經占到全球總產量的45%左右。
巨大的市場,培養了我國數量龐大的鉛酸電池生產企業群體。目前,我國鉛酸電池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的十幾家,迅速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家。在這個群體中,不乏實力強勁的企業——目前有10家鉛酸電池生產企業實現了上市;但也不乏小企業,他們的數量占到了90%左右。
各地頻頻發生血鉛超標中毒事件
但是,近年來觸目驚心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使得鉛酸電池企業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據了解,鉛酸電池在生產與回收環節都可能產生污染。在鉛酸電池的生產過程中,涂板工序以及電池清洗工序會產生含鉛的重金屬廢水;在板柵鑄造、合金配制、鉛零件及鉛粉制造等工序,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多種含鉛煙塵。另外,鉛酸電池的下游產業——再生鉛過程,也會產生大量的鉛蒸氣、鉛塵、廢水以及冶煉廢渣。
鉛酸電池生產和回收環節中的污染,也造成了觸目驚心的環境事件。就在本月中旬,環保部剛剛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血鉛超標事件作出處理,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又爆出一起血鉛超標事件,截至5月19日已發現有136人血鉛超標,其中達到鉛中毒判定標準的有59人。加上之前安徽懷寧高河鎮兒童血鉛超標、云南鶴慶縣兒童血鉛超標、湖北崇陽血鉛超標、湖南郴州血鉛超標……今年以來,各地頻頻發生血鉛超標事件。這些事件的根源,基本都是一些鉛酸電池生產企業違法排污造成重金屬污染,社會影響惡劣。
業界普遍認為,造成目前鉛酸電池成為公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企業違規生產。
據沙永康介紹,大量中小企業生產工藝落后,生產設施簡陋,更沒有除塵設備,鉛塵、鉛煙飄飛,含鉛廢水直接進了地溝。包括工廠主在內的工人,連一般防護措施都沒有。而且,目前鉛酸電池中小企業有向居民區集中、向人群密度較高的城鄉接合部轉移的趨勢。
對環保無知的企業,甚至在銷售過程中為自己生產的鉛酸電池打出了“綠色產品”的旗號。“一個鉛酸電池的破壞僅僅是其中的電解質流出來,危害并不是很大。而生產制造鉛酸電池卻是一個極度污染的過程。生產過程中需要把鉛磨成極細的粉末狀態,而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鉛粉塵,在空氣中隨風擴散。工廠附近的居民、農田、地下水都會遭受長期的污染和危害。”沙永康說。
然而,這些違法生產的企業成了目前鉛酸行業的主體。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統計,全國規模以下的鉛酸電池企業有2000多家。據沙永康透露,這一數據也只是包括了擁有營業執照和在環保部門備過案的企業,大量流動性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小企業數量無法統計。這些企業處在較隱蔽的郊區,對這部分企業的統計、監管難度極大。被媒體曝光出來的污染企業,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的鉛酸電池行業門檻到底低到什么程度?沙永康告訴記者,對于一個依靠購買零部件進行組裝的小企業來說,生產鉛酸電池主要就需要3種原材料:塑料殼、鉛板和電解液,生產大路貨的技術門檻近乎為零。一家無證非法生產企業,類似數十人的小作坊,利用人工拆解、簡單的熔爐就能進行鉛酸電池回收和生產,投入總成本不到10萬元。
電動自行車是鉛酸電池的重要下游。(劉峰 攝)
全國鉛酸電池企業將減少2/3
在這種情況下,鉛酸電池行業急需整頓。而最近新成立的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清潔生產與回收利用專業委員會和由11家鉛酸電池重點企業組成的行業自律聯盟,被看作是這個行業自我整頓的開始。
整頓的第一步就是設立門檻。
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如果能有全套設計,加上流水線式的自動生產設備,鉛酸電池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可減少60%~80%。而我國大多數中小鉛酸電池企業還處在純手工到半自動過渡的階段,自動化生產工藝只能在規模以上企業中得以實現。因此,只有規模化生產才能滿足環境治理需要的條件,必須將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小企業拒之門外。
去年年底,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配合環保部等有關部門提出了鉛酸電池生產企業以及廢鉛酸電池回收企業的準入條件,規定新建生產企業規模不低于50萬千伏安時,老廠改造規模不低于20萬千伏安時;新建廢鉛酸電池回收企業規模不低于5萬噸,老廠改造規模不低于2萬噸。對此,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表示,能跨過這個門檻的企業,年產值都不會低于1億元。
據了解,目前行業準入標準已經基本完成意見征求。一旦實施后,業內企業將有3年整改期。王敬忠表示,屆時,全國鉛酸電池企業將減少2/3,甚至減少4/5,達不到一定規模標準的企業面臨淘汰。
整頓的第二步就是規范生產環節。
業內專家指出,一家鉛酸電池企業要健康發展,至少需要500萬元資金,這樣生產和環保設施才能跟上。環保設備的投資,要占到一家正規鉛酸電池生產企業總投資的20%~30%,每年的環境治理設施運行費用也要上千萬元。而目前,很多鉛酸電池中小企業總資產只有200萬~300萬元,根本無法滿足清潔生產的硬件條件。因此,沙永康建議,鉛酸電池企業必須配備專業的吸塵、除塵設備。這不僅可以回收原材料再利用,而且避免了污染。
沙永康還提醒,目前還有兩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一個是,在沿海城市加強環境治理的形勢下,一些企業正把鉛酸電池廠從大城市向小城鎮、鄉村轉移;另一個是,在淘汰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大企業,一定要把過去在混亂市場競爭中使用的污染生產線徹底砍掉,切不可重染“污染癮”。
整頓的第三步,就是完善法規。
在過去十幾年里,正是由于缺乏相關規范和行業自律,無環保設施、無資質的企業才大量存在。今年2月18日,國務院批復《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鉛污染防治是其中的重點。《規劃》要求,到2015年,內蒙古、江蘇、浙江、廣東等14個重點省區的重金屬污染排放比2007年減少15%。3月初,環保部已組織環保專項檢查工作,由環境監察局帶頭的10個檢查組分赴各省市,對各地鉛酸電池企業進行現場檢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要求,各級環保部門應對本轄區全部鉛酸電池生產企業進行排查,對于沒有履行環評手續、沒有完成“三同時”驗收、長期超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堅決依法停產治理。另據記者了解,下個月,有關部委還將開會,討論整治鉛酸電池污染的下一步行動計劃,有關法規也將在今后出臺。
沙永康表示,鉛酸電池行業今后正確的前進方向不是增加產量,提高全球市場比重,而是給減少產量制定一個時間表,在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不要再為爭取國際訂單而忽視國內環境污染。整治鉛酸電池污染,關鍵在于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果多部門能聯合監督企業實施環保,監督企業高標準、嚴要求做到清潔生產,管理到位了,就可以把污染真正控制住。據了解,在多年的嚴格治理下,美國鉛酸電池行業產生的鉛污染已遠遠小于航空、煉鋼、鍋爐加熱、發電等行業。美國環保部門正計劃將鉛酸電池生產從鉛污染行業名單中剔除。奧巴馬政府制定的總投資24億美元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將其中的6680萬美元劃給了鉛酸電池行業。由此可見,鉛酸電池行業通過自身的努力、社會的監督、政策的引導,脫去“污染帽”并非遙不可及。
鉛酸電池帶來的環境問題不僅來自生產環節,也來自回收環節。圖為一家小作坊隨意堆放的廢棄鉛酸電池。 (CFP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