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個機柜的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不符合規范要求,請你們按照施工規范,重新做接地。”
這是齊魯石化運維中心煉油儀表車間秋季大檢修質量負責人遲永泉,在煉油廠三加氫裝置檢查機柜內接線的施工質量時,檢查出的問題。
遲永泉是煉油儀表車間的技術組長,已經五十多歲了,他高高的個兒,白皙的臉上戴著一副近視鏡,斯斯文文的,特別的和藹可親。
但遲師傅檢查質量時,就變成了“黑臉包公”,“鐵面無私”那是大家公認的。不管是外來施工人員,還是自己車間職工,一旦讓他查到質量問題,那都絕不含糊,不徹底整改好了,絕不放松。
有些車間職工不是很理解,認為查查外來施工人員就行了,自己人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行了。
遲師傅不這么認為。他說,外來施工人員的施工質量要查,我們自己的施工質量更要嚴格查。他這樣做的理由是,外來施工人員干完活就走了,而我們走不了,我們還要維護裝置,質量問題不整改好,裝置開工后,那就是留給我們自己的隱患。
在檢查煉油廠氫油聯合裝置新增SIS系統的接線時,他發現有的線,接的不牢固,還有的線,線針掉了。他立即找來施工人員,讓他們進行了整改,并對機柜內的所有接線進行了檢查和重新緊固。
在檢查煉油廠三催化裝置K301機組儀表的安裝時,他發現機組的溫度探頭固定方法不合理,容易損壞探頭,導致不能正常測量機組的溫度。他喊來負責的儀表技術員,叫上機修的師傅們一起,立即商量解決辦法,最終找到了合適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方法。
對查到的問題,遲師傅總是會想辦法幫助解決。氫油聯合機柜間新上的兩個機柜,缺少固定線把的支撐,班組整改起來有點難度。遲師傅就把這項“困難活”自己“攬”了下來。他趴在機柜間的地板上,測量好了固定支撐的尺寸。然后急忙騎車趕回車間,找材料、加工制作,一氣呵成。他再次騎車趕回氫油聯合機柜間,把四根固定支撐分別安裝到兩個機柜內。這樣來來回回的經過五個多小時的奔波,終于完成了這項質量問題的整改,為裝置的安全生產排除了隱患。
秋季大檢修,遲師傅共查出各類質量問題三百二十多項,并都督促施工人員進行了整改,確保了裝置儀表的檢修質量。
大家都認為,遲永泉是檢修現場一位合格的“質量管家”。
(齊魯石化 李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