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熱電運行部的煤爐主操趙凱突然發現1#爐進爐風機負壓增大,他隨即觀察到1#引風機顯示停運,風機電源已經跳至停止狀態,爐膛負壓也開始增大。他立即指揮外操關閉送風、控制參數。僅僅3分鐘,把裝置從停爐邊緣“拉”回正常狀態。這正是趙凱改進主控室DCS監控畫面的初衷:3臺煤爐的運行指標,無論哪個發生波動,都能及時發現,并在停爐保護動作之前迅速做出反應。他想到了,也做到了。
煤爐DCS畫面從原來只能監控兩種運行參數,現在囊括十幾個系統的幾十個運行參數,操作人員就像能“眼觀六路”,把調整、應對的主動權緊緊抓在了手里,心里踏實了不少!
改進DCS監控畫面的初動力來源于壓力。煤爐運行事關公司蒸汽保供、嚴守環保排放指標……來不得半點閃失,而設備不斷增加、系統之間關聯度不斷加大,每臺煤爐憑借一臺電腦的兩個監視畫面來回切換,操作人員即便目不轉睛也難保周全。這讓身為內操的趙凱萌生了改進監控畫面的想法。
“有些運行故障完全能避免,而指標變化極快,錯過分秒就錯過了操作的機會。”愛琢磨電腦系統操作的趙凱,想嘗試一下能否“升級”DCS監控系統——把所有的系統指標集納在一個畫面內,就能同一時間兼顧煤爐運行的方方面面。他的想法得到了運行部領導的支持,反映給公司的計算機維護部門,對方需要提供數據監控圖。
畫出監控圖需要兩方面能力:對煤爐操作各個系統及其指標項的全面掌握和電腦繪圖技巧。趙凱包下了這個任務,十幾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煤爐運行操作和電腦操作的琢磨,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他有信心。
當班時間,趙凱當好主操,下班回家后,他成了電腦操作“工程師”,就這樣,工作、創新兩不耽誤,他成功將整個煤爐的電源、煙風、燃燒、制粉、火險和氨氣泄露報警系統等十余個系統集中于一個畫面當中。
綜合畫面傳遞的信息,能幫助趙凱和同事們迅速發現波動因素、縮短判斷時間,迅速采取措施。崗位生產的平穩運行多了一層“保險”。
“有想法就去做,咱一線操作工搞崗位創新有優勢!”趙凱又開始尋找新的創新思路了。
(石家莊煉化 蔡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