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銷售蘇州分公司龍橋加油站是一座市區站。年過不惑之年的站經理施紅忠在此任職5年,性格憨厚,用一顆熾熱的心關愛員工、關心顧客。龍橋加油站2008年年底改為純汽油站以來,日銷量達到40噸以上。
關愛員工的好經理
在龍橋加油站,施紅忠不但是站經理,而且是好兄長。站里女員工多,每次干重活兒、臟活兒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由于龍橋加油站是純汽油站,加油的車輛大多是轎車,每次加油量少,提槍次數多。為減輕員工工作量,施紅忠總是堅守在加油現場,及時引導車輛進出站,服務客戶。龍橋加油站前和罐區有近20棵樹木,有40多平方米的“綠島”,每到秋天,枯葉滿地,加油現場和站前的路一天要打掃好幾遍。施紅忠每天提前40分鐘上班,用掃帚把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
這個站有21名員工,來自黑龍江、內蒙古、遼寧、河南、安徽等6個省區,飲食習慣不同,眾口難調。施紅忠想方設法辦好食堂,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定時公布伙食情況。他還隔三差五到食堂為大家做自己的拿手菜紅燒魚、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酸辣土豆絲和南方人口味的微甜排骨等,盡量讓不同地域的員工吃得好一些。加油站每月舉行一兩次集體聚餐,大家在一起說說話,談談家常,加強溝通,增進友誼。每年夏天,他都自己掏錢給大家買西瓜和冰激凌。
2013年春節,家住外地的員工小張在站里值守,她5歲的女兒到加油站和母親團聚。為讓小張母女過一個快樂的春節,施紅忠主動為小張調整節日班次,掏錢為孩子買牛奶等食品。小張非常感動,主動配合站里做好工作。因工作積極,業績突出,2012年小張被評為江蘇銷售勞動模范。
關心客戶的石油人
凡有客戶來加油站,施紅忠總是笑容滿面地與客戶交流,增進與客戶之間的感情。
當客戶對油品質量、數量有疑問時,他不厭其煩地和客戶一起查找原因,并介紹加油站油品管理情況,讓客戶放心使用。他還利用客戶等候加油的時機進行溝通,了解客戶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
在他的帶領下,龍橋加油站日銷量從28噸上升到現在的40多噸。
施紅忠有一手設備維護的好手藝。加油機發生故障時,他能夠查出原因,排除故障,更換油槍、膠帶、皮帶等非常熟練,提高了加油機使用效率。
去年7月的一天,正下著雨,一名女士進站加滿油,車卻打不著火,開不走了。施紅忠熟練地幫助顧客檢查部件,發現是電瓶發生故障。這位女士是外地人,對當地情況不熟悉,請施紅忠幫忙想辦法。施紅忠說:“行!咱們先把車推到邊上,再一起到前面的汽車修理門店請個師傅來看看。”說著,他開上自己的車就出發了,很快請來修理工把車修好。
一次,一名老板開著雪鐵龍轎車來加油,下車一看,油箱蓋不知在哪里丟掉了。施紅忠主動幫助他到離站一公里多的4S店買了油箱蓋,老板十分感激。
施紅忠關心顧客,在龍橋站的客戶群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廣泛影響。一傳十,十傳百,良好的口碑,不但使吳中集團、天華化工、創美科技等用油大戶成為龍橋加油站的固定客戶,還引來了國稅局、區政府等單位客戶。
幫扶老者的好心人
施紅忠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別人有需求,都會不計得失地主動幫助。
2008年1月,江蘇陡降暴雪。一天早上,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站前的馬路上摔倒了,怎么也爬不起來,許多行人不敢上前扶。施紅忠在加油現場看到了這一幕,連忙跑過去,扶起了老人。事后,有人問施紅忠:“你真不怕這老人賴你撞倒他嗎?” 施紅忠淡淡地說:“哪有那么多壞人?”
對于個別貪蠅頭小利的人,施紅忠以敞亮的心態,一笑置之。2012年12月,一名開著寶馬車的年輕人急匆匆到站,說朋友在前面路上斷油了,花75元在便利店買一個20升的油桶打汽油送過去。之后,這名年輕人拿來一個舊桶硬說是剛才在站里買的。附近派出所的民警也認定這是一個舊桶,可是年輕人就是死活不認賬。最后,施紅忠自己掏75元買了一只新桶給他才了結此事。一名顧客說:“這個站經理真是有毛病,吃虧的事他也做。”施紅忠說:“大家都不讓步,小糾紛就可能變成大事情,這叫花小錢減大災促和諧。”
多年來,施紅忠不但自己做好事,還動員愛人和兒子做好事,到離家不遠的敬老院做義工,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洗衣裳、做飯。
在站務會上,他經常鼓勵員工關心社會,與人為善。近年來,龍橋加油站21名員工沒有一個流失的。他們在施紅忠的帶領下,盡心盡職,真正把加油站當成了“家”。
談起施紅忠,核算員張愛林說:“他做的好事都可以寫本書了。”員工小辛說:“現在寫出來有人相信嗎?”小張說:“我們龍橋站的員工心中最清楚,他幫助過的人最清楚。”